部落格文章

跑步觸地時間越短越好?新研究告訴你並非如此!

🏃 跑步經濟性和你的「肌肉配置」與「腳掌觸地時間」有關!

如果你是個熱愛長跑的跑者,一定聽過「跑步經濟性」這個詞,它就像你身體的「油耗表現」,決定你能用多省力的方式維持速度。2024年5月刊載在美國肌力與體能協會,篇名為《Longer Ground Contact Time Is Related to a Superior Running Economy in Highly Trained Distance Runners》的研究揭開了影響跑步經濟性的兩大關鍵:「腳掌觸地時間」和「大腿肌肉的體積比例」,顛覆以往認為觸地時間越短就是跑步技術越好的概念。

 

 

🔍 實驗直擊:頂尖跑者如何被科學「解剖」?

研究團隊找來一群5000公尺成績平均14分04秒的菁英跑者(相當於每公里2分49秒!),用高速攝影機、氣體分析儀、MRI掃描,全面解析他們的跑步特徵。

實驗發現:

 

  1. 「腳掌觸地越久,跑得越省力」

當跑者腳掌接觸地面時間較長時,身體能更有效率地利用肌肉彈性能量(就像彈簧被壓縮後釋放力量),減少額外耗能。數據顯示,地面接觸時間(GCT)與跑步經濟性呈中度負相關(r = -0.51)。

 

  1. 「大腿外側肌太發達,反而拖累表現」

MRI掃描發現,股四頭肌(尤其是大腿外側的股外側肌VL)橫截面積越大的跑者,跑步經濟性越差。這可能因為龐大的肌肉需要更多氧氣維持運作,反而成為「耗能負擔」。

 

💡 腳掌落地模式不影響經濟性

過去常認為「前腳掌落地」比「腳跟著地」更有效率,但實驗結果顯示:兩種落地模式的跑步經濟性沒有顯著差異!

研究推測,頂尖跑者早已發展出最適合自己生物力學的落地方式,刻意改變反而可能破壞原有的協調性。就像穿慣球鞋的人突然換成赤足鞋,未必能立刻適應。

 

🧠 肌肉的「分工哲學」:誰該強壯?誰該精瘦?

研究進一步分析肌肉群的角色,提出有趣的「肌肉分工策略」:

–  該強化:臀大肌 & 腿後肌群

這些肌肉負責髖關節伸展(推動身體前進的主力),增強它們能提升推進效率,同時避免股四頭肌過度代償。

 

–  該控制:股四頭肌 & 大腿外側肌

過度肥大的股四頭肌可能讓跑步變得「笨重」。研究建議透過低負荷高次數的訓練(例如單腳深蹲),提升肌耐力而非單純增肌。

 

🛠️ 給跑者的實用建議

  1. 別盲目模仿「前腳掌落地」

如果你的自然步態是腳跟著地,無需刻意改變。研究強調:「個人化適應」比「標準動作」更重要。

 

  1. 訓練時「減法」比「加法」有效

與其拼命練腿,不如透過爬坡跑、跳繩等訓練,提升腳掌觸地時的「彈簧效應」,同時避免股四頭肌過度肥大。

 

  1. 定期檢測「跑步經濟性」

專業選手可透過氣體分析儀測量氧氣消耗,一般人則可觀察「固定配速下的心率變化」。當同樣速度下心率降低,代表你的身體越來越省油!

 

 

🌟科學跑步的未來

跑步效率是全身協作的藝術,從肌肉配置、觸地時間到能量運用,每個細節都像精密機械般環環相扣。下次當你繫好鞋帶準備開跑時,不妨感受一下自己的「腳掌觸地節奏」!

 

同樣刊載於美國肌力與體能協會,2021年一篇名為《Shorter Ground Contact Time and Better Running Economy: Evidence From Female Kenyan Runners》的研究指出肯亞女性跑者的更短觸地時間有更好的跑步經濟性,這兩篇完全論點相反的研究,可以相互對照著看。

 

補充:

🕒 GCT 多長算「長」?科學數據告訴你

根據研究中的實驗設計(18.0 km/h 的跑步速度下),頂尖長跑選手的 GCT 平均約為 180 ~ 220 毫秒(0.18~ 0.22 秒)。

而「較長的 GCT」通常指 超過個人平均值的 10 ~ 20 毫秒(例如從 190 ms 提升到 210 ms),這微小的差異就足以顯著影響跑步經濟性!

 

🏃♀️ 為什麼「稍微拉長 GCT」更省力?

彈簧效應最大化:腳掌觸地時,阿基里斯腱和足底筋膜像彈簧般被壓縮,適當延長觸地時間能更充分轉換彈性能量(省下 5 ~ 10% 的氧氣消耗)。

減少肌肉代償:若觸地時間太短,股四頭肌需更用力「硬撐」,反而加速疲勞(研究中發現股四頭肌肥大者經濟性較差)。

 

🔬 GCT 的「黃金區間」:長 vs. 短的平衡

過短(<170 ms):可能導致「彈跳過多」,肌肉像緊繃的彈簧來不及釋放能量,反而耗費額外力氣。

過長(>250 ms):雖能儲存更多彈性能量,但會降低步頻、增加肌肉疲勞風險。

理想範圍:大多數跑者在 180 ~ 230 ms 之間,且需搭配個人步頻與步長調整。

Facebook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