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格文章

跑過、煩惱過,才能發現的事 (讀後感)

大迫 傑《跑過、煩惱過,才能發現的事 (走って、悩んで、見つけたこと)》。

 

本文寫於2020/04/02

 

大迫 傑(Osako Suguru,1991) 自2018年10月的芝加哥馬拉松後,以2小時5分50秒的全馬成績成為日本全馬紀錄的現役保持人,而在2020年3月份的東京馬拉松菁英組 (疫情關係僅限菁英選手參加),又以2小時5分29秒刷新自己所保持的日本國家紀錄,同時也是非非洲裔選手歷代排名第一,正式超越Sondre Moen白人紀錄2:05:48。這兩次紀錄之更新間隔是有史以來最短的,以往都需要數個月甚至幾年的時間才有人能刷新紀錄,日本田徑產業協會也實現破紀錄就頒發一億日圓獎金的諾言,而大迫就領了二次,不過因為日本所得稅率的緣故,累進稅率竟達52%,實際入帳大概就只有一半。

 

短期間內接連打破日本紀錄,一切看似順遂,其實不然,大迫在書中自我剖析如何在日本長跑界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線。大多數參加箱根驛傳、全日本大學驛傳、出雲驛傳的大專跑者們,在大學畢業後會進入企業所扶持的實業團,早上辦公,下午跑步訓練,並固定參加日本實業團接力賽,在集中管理與高壓訓練之下,多數的實業團跑者都沒辦法維持大學時代的身手,而日本的集體風氣文化之下,並不鼓勵個人出頭,也傾向跟著群體而動。

 

大迫則是在簽約日清食品實業團後,同時與NIKE總部洽談加入享富盛名的奧瑞岡計畫(Oregon Project),日清選擇與大迫始終保持良好互動,然而日本國內並不看好大迫前往美國發展,除了文化差異之外,更大的挑戰是訓練體系以及語言的隔閡。

 

大迫也如實在書中表示起初加入計畫,發現每個選手都很自我中心,也非常有主見,總是想著如何能變得更好,很少去關注其他人的動態,雖然大迫也是這類的選手,但是離鄉背井的苦楚、從未操練過的專項訓練課表,總讓他覺得異常孤獨。還好彼得·朱利安教練(Pete Julian)總是會適時去理解大迫在想些什麼,對於不喜歡或無法承受的事物,大迫也會勇敢直說,這也造就彼此信任的基礎,還記得去年他們師徒倆旋風式來到台北進行跑步講座,跑界名人無不共襄盛舉的畫面。

 

2013年《手紙 拜啟 給十五歲的你》這首歌曲,MV裡面時值22歲的大迫傑便寫下2020東京奧運奪下金牌的目標,而我們也知道日本大費周章的MGC選拔賽(Marathon Grand Championship),雖然MGC大迫狀態沒調整到位而拿下第三(前兩名直接取得日本國手代表權),他不迴避任何的猜忌,也不參賽資格,而是調整好自己的狀態,出賽今年的東京馬拉松,以刷新日本紀錄之姿,毫無懸念取得日本國手代表權的第三張門票。

 

「有些事情真的唯有跑過才知道」,這大概是我看完整本書的感覺,當然也是書名貫穿了整本書的精神。原來世界級的馬拉松選手也會有和我一樣的煩惱,大迫總是能化繁為簡,為了練習而注意睡眠與恢復,同時兼顧營養與心態,成為職業跑者後,一切的事物都以跑步為核心打轉,其他多的應酬、浪費時間或需要遷就別人的事情都捨去,不管媒體怎麼炒作與誤解,他總是不加辯駁又勇敢做自己,一路上專注往自己的目標邁進。

Facebook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