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穿戴式裝置的普及,追蹤生理數據已成為智慧生活的一部分,特別是運動手錶的功能不勝枚舉。
小智曾經參與過未上市前的穿戴式裝置開發實測,也使用不同品牌的運動手錶及穿戴式裝置的經驗:
手錶
Bryton Amis S430E
POLAR M400 & H7 HR belt
POLAR M430
POLAR Vantage V & H10 HR belt
Garmin Forerunner 920 XT & HRM-Run
Garmin Forerunner 745
COROS Pace 3
功率計
Stryd 風阻款
Stryd 次世代風阻款 (Next Generation / Duo Mode)
今天要為大家開箱的是COROS 高馳 Pace 3 跑步手錶,Eliud Kipchoge限量聯名款 (跑者樂土)。
為什麼選擇COROS? 目前只有COROS可以支援RQ跑力白金會員的傳送功率課表功能,身為RQ簽約教練及登在跑步功率計Stryd美國官網的教練,跑步功率課表若能在手錶上直接執行,那麼是最棒的。由於跑步功率的課表階段非常多,很難每一次訓練都用頭腦去記憶各階段的時間以及目標的功率瓦數,為了能專心在跑步本身上,所以自費買了COROS。非業配文,言論自由,競品間互相比較。
優勢:
- 大師EK代言,對跑者具有吸引力,更對我有吸引力的是長期關注的美國選手Emma Bates在全球代言人的行列
- 錶身輕量化的設計,其重量是市場相仿功能的他牌手錶較難匹敵的。
- 官方建議售價新臺幣$7,990在價格上具有競爭力。
- 它的超長待機時間,讓我想起了Garmin 920XT這款經典的鐵人錶,即使PACE 3 整天連結藍芽收取手機訊息且持續開啟光學心率,整日下來的電量大致只會掉10%,可謂超級省電。
- 它的數據上傳、衛星定位、藍芽配對都非常快,不曉得是怎麼做到的,是所有我歷來用過的跑步手錶中反應最快的。
劣勢:
- 暫時無法支援電子支付,不像Garmin有悠遊卡功能,可以在運動後到超商買東西吃或搭捷運,畢竟COROS是美國總部、中國研發製造,行銷全世界,沒考慮到台灣的多元支付是很正常的,畢竟市場規模是個問題。
- PACE 3的音樂功能是採離線播放制,跑者必須要先透過電腦連接手錶,並將音樂的mp3檔放入系統內建的資料夾,才有辦法聽音樂,而不能串連KKBOX 或 Spotify這類音樂平台,趁著這一次,我也挖出了存在電腦裡好久的mp3檔案,雖然都不是新歌,算是藉機重新認識它們。歌曲的更新與移除,都必須透過電腦。
- 測量的信效度和穩定性有時候會失真,在分別配戴COROS及Garmin時,不只一次COROS會將穩定節奏的步頻視為心率,這可能導致系統計算訓練負荷時會出錯,同時心率也會在錯誤的區間內。舉出兩天輕鬆跑如下圖對照,Garmin心率在五分速左右是 137bpm,COROS 六分速左右 則是 177bpm (顯然不合理)。
備註:經過查找網路上是否也有使用者遭遇佩戴手錶時發生心率異常的情形,還真在ppt遇到一篇分享。它的官方網站其實就有發布一篇《冬天使用光學心率設備的建議》文章: https://www.corostw.com/blogs/sports/85608,建議使用者:『在運動中,當心率信號減弱時,傳感器有時會將肢體折疊(也就是步頻)所產⽣的規律信號誤認為⼼率信號,從而會出現⼼率與步頻數據相同或接近的情況。⼀旦發⽣此類情況,建議暫時停⽌跑步,嘗試調整錶帶鬆緊程度與配戴位置,靜待光學⼼率傳感器重新獲取正確信號後,再繼續運動。』
另外提一點尼龍錶帶,本身耐髒,汗水浸潤後,可能要隨即清洗以避免異味,然而在濕冷的台北冬天,對於每日訓練的跑者,要自然蔭乾錶帶,有其難度,大部分還是得透過風扇加速對流。為此,我買了一條矽膠錶帶替換,卻頻繁出現了心率異常的問題,如前所敘,直到戴得蠻緊(有點勒住的感覺)才使心率正常。
小智曾經參與過穿戴式裝置的開發實測,的確遇過感測器在抓取訊號時,誤將步頻當心率的現象。不過,COROS PACE 3是公開發售的手錶,應該要再更穩定才對。不過一分錢一分貨,就持續觀察、體驗。談到心率的信效度,我最佩服的還是POLAR,這一點市場無人能及,非常多運動科學研究論文在實驗階段使用POLAR手錶或POLAR H10心率帶記錄數據,可惜POLAR雖享譽全球但近五年臺灣代理商不是太給力,很多型號都沒有進。
COROS的手錶配對模式採用QR CODE,與各家傳統輸入六碼數字綁定不同,對跑者還算噱頭,簡單說就是個轉化。Garmin Forerunner 265後的款式也開始採用掃描綁定。
機會:
- 整體而言配對與操作還算是直覺,其APP有點陽春,長遠具發展潛力。
- 能與Stryd搭配,載入跑步功率課表,像是RQ這兩年都有針對台北馬拉松等大賽事開設跑步功率訓練營。
- 功率是目前最即時的指標,能了解跑步當下的強度處於臨界功率的百分比,惟須定期測驗臨界功率,以確保各強度區間符合當前能力。
威脅:
- 生理數據的蒐集與利用,是否具備完整的資安保護,或是可能會如小米般偷傳資料,這是不可不知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