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智先前介紹過POLAR在1977年發明了世界上第一款心率錶,然而,在心率錶出現之前,衡量強度的方法是什麼?
或許有些跑者朋友已經想到了,那就是自覺費力程度量表 (RPE, Rating of perceived exertion)!
RPE量表是1960年代由瑞典學者伯格(Gunnar Borg)所發展出來的評估方式,用以衡量自身對於身體活動的感受程度,通常是綜合中樞神經、呼吸系統及肌肉骨骼系統等面向的判斷。
1960年代推出的是15級的量表,仔細看會發現更有趣的是,表格的第一級不是1,而是6;最後一級則是20。若將每一級乘以10,即為從事身體活動時概估的心率,例如13級為心率130次/分;不得不說,對於有經常鍛鍊習慣的人或年紀較輕的運動員,量表級數乘以10後,概估心率可能與實際心率落差20~30次/分。若要請一位不常運動的人,在運動當下指出15級量表中的13和15的差異,事實上是有困難的,而RPE最重要的就是直觀的自我感覺,判斷的當下盡量不假思索,會是比較好的做法。
經過約廿年的發展,RPE推出了10級量表,在實務場域中更為直覺,亦受到廣泛的應用。10級的量表所代表的強度關係並非線性,必要的時候,各級數會於個位數後加入小數點。值得留意的是,最大自覺強度以超過10來代表,惟RPE屬於個人自覺,可能會受到心理素質影響。
那麼,這種自己感覺的評估方式會準嗎?
其實是有很多實證性研究的,RPE量表級數在研究中被證實被證實與血乳酸濃度、心率及攝氧量呈正相關,今天來一篇來自日本的實證性研究: 年輕女性遞增負荷的跑步測試中自覺費力與血乳酸濃度的關係,測量32位不同有氧運動程度的年輕女性 (15位長跑運動員、6位競走運動員 & 11位未經訓練的普通人),比較組別之間第一及第二乳酸閾值相對於RPE的變化。結論發現,無論年輕女性從事有氧運動的水準如何,10級量表的級數和血乳酸濃度、心率及攝氧量呈正相關,部分指標在統計意義上達到了顯著的水準,代表RPE是一個可以評估強度的指標工具之一。
原始研究請參考:
Abe, D., Yoshida, T., Ueoka, H., Sugiyama, K., & Fukuoka, Y. (2015).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ceived exertion and blood lactate concentrations during incremental running test in young females. BMC sports science, medicine & rehabilitation, 7, 5. https://doi.org/10.1186/2052-1847-7-5